用于強制被改變的內容立刻寫入磁盤
sync命令 用于強制被改變的內容立刻寫入磁盤,更新超塊信息。
在Linux/Unix系統中,在文件或數據處理過程中一般先放到內存緩沖區中,等到適當的時候再寫入磁盤,以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。sync命令則可用來強制將內存緩沖區中的數據立即寫入磁盤中。用戶通常不需執行sync命令,系統會自動執行update或bdflush操作,將緩沖區的數據寫 入磁盤。只有在update或bdflush無法執行或用戶需要非正常關機時,才需手動執行sync命令。
sync(選項)
-d, --data 只同步文件數據,不同步不必要的元數據
-f, --file-system 同步包含這些文件的文件系統
--help:顯示幫助;
--version:顯示版本信息。
linux系統為了提高讀寫磁盤的效率,會先將數據放在一塊buffer中。在寫磁盤時并不是立即將數據寫到磁盤中,而是先寫入這塊buffer中了。此時如果重啟系統,就可能造成數據丟失。
sync命令用來flush文件系統buffer,這樣數據才會真正的寫到磁盤中,并且buffer才能夠釋放出來,flush就是用來清空buffer。sync命令會強制將數據寫入磁盤中,并釋放該數據對應的buffer,所以常常會在寫磁盤后輸入sync命令來將數據真正的寫入磁盤。
如果不去手動的輸入sync命令來真正的去寫磁盤,linux系統也會周期性的去sync數據。